在喜迎2023年全国科普日的重要时刻,9月16日上午,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超算科普研学实践专家系列研讨会”正式启动。活动旨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关于科普教育工作的部署要求,推进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搭建科普教育基地与家庭、学校、教育主管部门等主体间对话交流服务的平台,提升超级计算科普教育开展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努力实现科普、教育的融汇和“同频共振”。济南市科协副主席、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副主任、我院院长潘景山,历城区旅游发展中心副主任、我院首席顾问王传德出席活动。活动由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主任助理郭猛主持。
来自北京大学创意产业研究中心、济南七中、济南舜耕中学、德州乐陵市教体局和乐陵市化楼镇中心小学、化楼镇新蕾小学、寨头堡乡尤苏小学、挺进小学的专家、校长、科学教师代表等受邀参加活动,围绕“如何用好超级计算科普资源”“学校开展科普教育面临的痛点难点”等话题探讨交流、碰撞思维。
潘景山在研讨会致辞中对各位专家、校长和科学指导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超级计算机是国际高端信息技术创新和竞争的制高点,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对国家安全、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40年来,我国超算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跟跑到局部领先、从关键核心技术引进到实现自主可控的艰难发展历程,彰显了党和国家对科技事业尤其是超算事业的高瞻远瞩,凝聚着一代代超算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心血。利用超级计算讲述中国科技故事、传播中国科技声音、展示中国科技面貌,激发和引导青少年学生认识超算、热爱超算、投身超算,以科普研学的形式提升青少年学生创新能力和数字素养,是济南超算坚持搞好超算科普研学工作的情怀与初衷。
潘景山指出,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深刻演变,智能产业、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等现状都在极大地改变着全球要素资源配置方式、产业发展模式和人民生活方式。如何让青少年学生正确融入信息时代、有效提升青少年学生的数字素养是全社会应该努力的方向。济南超算积极履行社会公益职能,持续向社会公众开展形式丰富、内容生动的超算主题科普活动、研学活动,陆续打造出一批批精品科普栏目,邀请一批批青少年学生走进超算研学夏令营,成为向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热爱科学、崇尚科学良好氛围,提升青少年学生信息技能和数字素养,展示超级计算“大国重器”神奇魅力的科技窗口,先后被评为“济南市科普教育基地”“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日优秀组织单位”、全国首批“科创筑梦”助力“双减”试点单位、“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等荣誉资质,获批省科协、省科技厅“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科普专家工作室”,获批市科协“济南市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等。
郭猛在主持会议期间,介绍了济南超算近年来开展科普研学工作取得的成绩,指出科普研学必须与教育衔接,打造科普研学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兴趣,做学生喜欢、学校认可的科普。科普研学实践基地负责人王吉森表示,济南超算还将在科普研学领域持续发力,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打破学校与科普研学基地合作的壁垒。
与会代表围绕会议主题开展了热烈、专业的探讨,认为超算科普研学项目应坚持公益、共享和开放的原则,不断提升服务意识,努力实现系统化、层次化、高端化,打造具有可持续性、有针对性的研学规划和体系。参会代表还就学校联合超算研发科普课程、推动超算科普活动进校园、帮助农村地区学生融入超算活动等进行了交流发言。
研讨会开始前,与会专家、校长和指导教师还共同参观了济南超算科普研学展厅、机房和教学基地,详细了解济南超算发展历程、赋能产业、科技研发、平台建设、科普研学等情况,并听取了超算科普研学课程设计等情况介绍。
本场活动是济南超算“超算科普研学实践专家系列研讨会”的首场活动,标志着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鲁公网安备 370112020018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