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天文台-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战略合作签约仪式、齐鲁师范学院-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合作签约仪式在超算科技园成功举办。国家天文台台长、党委副书记刘继峰,齐鲁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郑秀文,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主任吴晓明出席活动并致辞。活动由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副主任、济南超级计算技术研究院院长潘景山主持。
吴晓明在欢迎辞中,对国家天文台、齐鲁师范学院在天文和空天信息领域对济南超算长期以来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并回顾国家天文台-齐鲁师范学院-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合作以来取得的各项突破和亮眼成绩。他表示,济南超算正在全面布局超算互联网和自主超算生态建设,建成“山东算网”也写入2024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算力网络的愿景是研发、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多个算力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和算力优化调度,从而更好服务上层应用,这与司天工程、齐鲁探天等分布式天文观测装置的理念不谋而合。希望未来能够通过一流的算力网络,解决天文大数据跨地域高速传输问题,通过自主超算软硬件系统,为我国的天文学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提供安全、可控的算力支撑。
刘继峰对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齐鲁师范学院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国家天文台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增强技术研发实力,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领域寻求创新与突破。希望以此次三方合作为契机,依托国家超算济南中心在计算领域技术能力、资源设施、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创新优势,开展基于智能计算的天文科学数据处理、科学研究、平台建设与应用开放等合作,发挥互补优势,不断深化三方多领域、多层次、多渠道、多模式的深度合作,进一步推动计算与天文学融合,共同打造天文计算交叉学科领域研究高地,促进并引领天文科学研究的创新发展和范式变革。
郑秀文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学校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围绕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积聚优势资源支持天体物理学科面向天文前沿问题,积极深化与国家天文台、国家超算济南中心等单位合作,建立了良好合作基础,支撑天文学学科建设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尤其是在天文大数据方面的研究成效显著,产出了一批原创性的成果。今后,要持续瞄准可能产生重大天体物理突破的热点前沿问题,与国家天文台、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等单位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积极开展天文大数据关键技术、FAST脉冲星搜寻技术和天体核物理等的研究,以高性能计算机为基础、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优化脉冲星搜索流程,充分利用FAST观测收集的宝贵数据,力争建立第一个国际最完善的脉冲星数据库,进而逐步建设成山东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天文学科科研、教学和科普基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齐鲁师院力量。
刘继峰、吴晓明共同签订了《国家天文台-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依托各自在天文和空天信息技术领域的优势,加强在平台支撑与建设、人才与教育等方面的合作,同时结合各自专业布局和定位,共同推进项目交流、技术进步、工程配套等多方面合作。
郑秀文、吴晓明共同签订了《共建齐鲁探天(QUEST)射电望远镜阵列合作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资源与技术优势,开展“齐鲁探天”项目建设,推动其在射电天文、空天信息等领域的应用,推动计算与相关交叉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科普宣传及学术交流,推动我国天文学研究及空天信息事业创新发展。
国家天文台司天团队、齐鲁师范学院、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济南超级计算技术研究院等有关专家参加活动。
鲁公网安备 37011202001894号